279 大胆创新-《电影巨匠》
第(2/3)页
海登不由就开始兴奋了起来,“这是艺术电影里才会采用的拍摄方式,你知道,用细腻的光线塑造和区别于传统元素的美学构图来制造出心理暗示的效果,但如此一来,整个拍摄都需要做出改变,我们必须简化场景转换,将镜头的诗意效果最大化,尽可能不要用眼花缭乱的剪辑方式破坏这种节奏……”
兰斯点点头,这也符合他对电影节奏的预期,刻意放慢的节奏反而制造出更多的张力,就好像沉默反而令人胆寒一般。
“然后就是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我相信你应该更加清楚。”海登说完之后,就开始摩拳擦掌了。
他意识到,如果按照这种构思的话,“借刀杀人”的拍摄难度远远超过了“上帝之城”,这对于导演来说绝对是一个全新挑战。原本惊悚犯罪电影的拍摄难度就令不少人望而却步了,现在兰斯不仅没有胆怯,反而还增加了拍摄难度,海登自然是亢奋不已。
兰斯撇了撇嘴,不置可否。在演员挑选阶段,他一再强调基本功,而不是演技的功力,就是因为他对电影报以了更深的期待。其实,严格来说,“借刀杀人”的表演方法应该更加接近于表现派,对于演员的细节控制力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这也是兰斯始终对汤姆放心不下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方法派表演方式,汤姆代入角色之后,只需要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将角色的精髓发挥出来。但汤姆的演技基本功确实不够扎实,这对汤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细节的雕琢将会决定表演的胜负。
“所以,你已经有思路了?”讨论了这么久,兰斯脑海里的画面已经逐渐形成了,可是对于光线的运用和镜头的调度,兰斯的概念还是十分模糊――这就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区别,他是大脑,而海登是眼睛。
海登用力点了点头,兴奋地指了指正前方的地平线,“你看,洛杉矶是一座低纬度城市,我们差不多在北纬三十度左右,距离赤道不远,所以,即使是在冬天,太阳大部分时间也在四十五度角以上斜挂。就好像‘穆赫兰道’里一样,灿烂的阳光、空旷的视角、耀眼到模糊的光线,这才是洛杉矶最为典型的光线。这也是你觉得采用顶光不太合适的根本原因,事实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到纽约去的话,改变也不会太多,因为纽约约莫在北纬四十度,不过那里的阳光始终比较稀薄无力,这是一个利好。但,我想我们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海登快速地解释着,脑海里的灵感犹如泉涌一般宣泄而下,“按照你的构思和要求来看,我们应该采用北欧那样纬度的光线,斯德哥尔摩或者是赫尔辛基。在那里,光线几乎是在小于十度的角度平射在人物和物体的正面、侧面,这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平射光,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造成局部高亮和大面积阴影的强烈对比,尤其是在深夜,路灯灯光会像是平行线一般和出租车前灯一起投射出来,然后将整个空间分割开来,形成一种隔离感和孤立感。”
兰斯顿时眼睛一亮,这其实就是他脑海里的画面,海登几乎准确无误地展现了出来,“这样可以通过灯光来实现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