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池兴月嘿嘿笑着,瓜子嗑得更欢了。 她也不是不想去老太太那里,而是哄人太累,自己稍微待一会儿,就词穷。 凌季恒不一样啊,有血脉关系的大孙子,老太太一瞅就心情好,连话都不用说,人就乐乐呵呵。 果然,没多久,荣思院就传出来老太太的欢笑声。 隔壁的耿素华也在儿女们的宽慰下,渐渐地解开心结。 也是,他们凌家虽被流放了,可得老天庇佑,恰好避开天灾。 若是留在江宁府,是生是死,犹未可知。如此看来,这凌家的气运,还真挺强。 半个时辰后凌季恒回来,宝珠便自动退了出来。 池兴月觉得无聊,带凌季恒进空间,继续种地。 劳动让两人没时间胡思乱想,都不晓得今天的青山村有多热闹。 自打入冬以来,就少有人访亲问友。 可今天不一样啊,但凡规矩一点儿的,都会拎着节礼到娘家拜年。 青山村多少出嫁姑娘带了厚礼回来串门儿,只因“蘑菇村”名声在外,婆家人想占点便宜。 宋里正早就跟他们打过招呼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个个心知肚明。 当然,就是宋里正不说,他们也不会把安身立命的本事教给旁人。 除非自己不缺钱,或者这玩意儿本身不挣钱,没人在乎。 姑娘女婿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娘,我婆家有个侄女,今年十六了,人长得水灵,又能干,你瞧,咱要不要来个亲上加亲?” 六婆斜瞅了一眼已经不年轻的大闺女,啧啧嘴:“就你婆婆那斤斤计较的性子,能教出什么好闺女。没得给自己找不痛快! 行了行了,不提这事哈。大过年的,也不嫌晦气!” “娘,怎么能说晦气呢,咱明明在说小辈们的婚姻大事啊!” “嗤,再大的事也不是你个嫁出去的姑姑该管的。给我收起那点儿小心思,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类似情况在很多人家里上演,老太太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嘴有多严。 那些惦记着娘家的新媳妇儿,也被自家相公看得紧紧的,一旦提起跟蘑菇有关的话题,就及时打断。 若是不听劝告,执意泄露青山村的秘密。那也成,别回来就行。 大雍朝风气虽然还算开放,可被休弃到底不光彩,没多少人敢试探对方的底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