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遗憾不能刀光血影保家卫国-《开局逃荒,缠住反派权臣的腰》


    第(1/3)页

    一是科举,二是参军。

    自己从小到大,就念过几天三字经。连他老爹都不如,怎么可能光宗耀祖。

    那么就只剩下第二条路了。

    当然,这是排除了娶妻入赘这些歪门邪道后的想法。

    宋里正当然不会同意,且不说能不能建功立业,就离家五年不能相见,这点就无法接受。

    父子俩陷入僵持,谁也不肯退让。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曹家、李家、王家、郑家......

    二月初十,县里来人了。有衙役,也有周家军。

    目的不言而喻,征兵。

    条件跟金宝打听的一样,除此之外,还有一条:“一旦入选,每月发放五斤救济粮,一共发放六个月。”

    别看五斤粮食不多,对于山穷水尽,饥寒交迫的人们来说,五斤粮食就是救命粮。

    省着吃,能吊命。

    所以征兵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不少人都主动报名。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身形消瘦,眼里有光。

    对他们来说,参军不是下地狱,而是让他们活下去的一条生路。

    这种人,是负责招募的兵士最喜欢要的,听话,肯吃苦。

    以为青山村也是同样的状况,却不想遭遇到了滑铁卢。

    尽管他将周家军的待遇吹得天花乱坠,可愿意报名的,几乎没有。

    倒是曹大山、宋元根,还有其他几位抗击过北辽军的小伙子们站了出来。

    结果话还没说,就被家里人拧了耳朵。

    还说什么:“你要是敢参军,就从老娘尸体上踏过去!”

    这是多么严重的话,根本不能单纯地用威胁来看待。

    古人重孝,父母不支持的事情做了会遭人诟病。

    若是真有那想不开的寻了短见,别说当官发财了,就是想安稳度过余生,都不可能。

    曹大山觉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便自己只是个木匠,看到那晚凌家人奋勇杀敌,又和周家军同吃同住那么久,心中的热血早就燃起。

    可家里人的态度实在强硬,他试图说服了好几天,都无功而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