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没有感情的供货机器-《开局逃荒,缠住反派权臣的腰》


    第(2/3)页

    更何况,他们种了将近两亩地的西红柿呢,留着不卖,也不好储存。

    至于怕不怕因为这些异常而暴露空间?哈,还真不怕。

    西红柿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在那些游记里出现过。

    不过是距离大雍朝很远的西方,还被当做观赏植物来种植。

    这点倒是跟池兴月了解到的历史相似,池兴月也因此,才敢放心大胆地普及。

    毕竟,凌家出事前,可是江南首富,有些特殊手段,也很正常。

    除此之外,还有辣椒。

    这玩意儿除了调味儿,还能驱寒,在战场上十分有用。

    傅焕平委托凌家大量种植,甚至还派受了伤的兵士过来养伤,顺便看地,确保不被北辽奸细窃取果实。

    可惜他说的不是时候,凌家没有准备那么多种子。

    再加上辣椒喜热,眼瞅着就要降温了,能不能再种一茬,十分不好说。

    不过,两方人马都没放弃,只是将这事隐在了暗处。

    先保证凌家田里的收获,然后育苗、下种,尽量赶下雪前,再收一茬。

    实在不行,就种室内,或者修个暖房。

    总之,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一定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七月初一,县衙来人收粮。

    浩浩荡荡十几个衙役,外加一群从县里过来看热闹的,青山村前所未有地喧嚣。

    宋里正拿出良田亩产四成的粮食交税,心都在滴血。

    可没有办法,这是上头的规定。

    他不交,人家有的是法子整他。

    看热闹的吵吵嚷嚷,夸青山村粮食种得好。

    他们却不晓得,这些都是挑选过的。那些不够饱满的,都被留下来自己吃了。

    其他人见里正交了税,也都陆续从家里往外搬粮食。

    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敢反抗,可一个个都在抹眼泪。

    池兴月觉得,这是一种沉默的对抗。

    直到轮到凌家,她才知道,收税不是按你实际收获的粮食重量收取的。

    而是按各种类型的田地,在丰年时的平均产量的成数收取。

    这就意味着,大伙儿交的田税,比理论上要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