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那么入场为官,究竟是该恪守本分,还是革故鼎新-《开局逃荒,缠住反派权臣的腰》


    第(2/3)页

    “福星,她是咱凌家的福星!”毋庸置疑。

    池兴月自打考教过凌季恒后,就乐此不疲地抽查他的功课。

    虽然很多问题她也不是很懂,却能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毕竟,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后世很多经验,都是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的。

    比如防疫,比如经济,比如税收,比如防治黄河水患,比如司法公正。

    池兴月都能说上点。

    凌季恒结合大雍朝、大周朝的情况,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每天都会写一篇策论。

    凌季亿每天来蹭课,也受益匪浅。

    日子就这样,到了七月初。

    县城里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学子,聚在一起讨论科考题目。

    引来人们围观。

    甚至还有人开了赌局,堵谁能拿下第一名。

    可惜大伙儿对学子们不了解,堵桌上的名字,更是听都没听过。

    赌场生意一片惨淡。

    黄县令出来巡街,见学子们高谈阔论,有些还颇有建树。

    便放出消息,此次童试,第一名可获得由他个人提供的,三十两银子。

    第二名可获得由他个人提供的,十五两银子。

    第三名是十两银子。

    算不上多,可对那些贫苦人家来说,不少了。

    够去考秀才的盘缠了。

    考生们兴奋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在童试中大放异彩呢。

    要说这次考试,也挺特别的。

    年龄大的,有三四十岁,年龄小的,才八九岁。

    最多的,还是跟凌季恒差不多的年轻人。

    池兴月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喊上村里人,拉着考篮、帕子去县里。

    摊子一摆,开卖。

    都不用她多介绍,来往行人就将摊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伙儿被帕子上精美的图案吸引,都想来上一个。

    有人问:“小娘子,这帕子多少钱啊?”

    可更多的是观望,因为池兴月在这条街已经出名的,她出手,就没便宜的。

    然而这回被打脸了,因为,一条锦帕只需要一百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