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此之外,那“完全看不出来”六个字其实已经深得美人之心,女子在乎的年岁和容貌,张麟轩得罪一个,讨好一个,彼此打平,功过相抵,女子自己便也无心追究了。 张麟轩再收回视线之前,朝着妇人那边微微躬身,歉意一笑,以此表达先前言语的不敬之处。 女子莞尔一笑,似在告诉少年,不妨事。 就在张麟轩这边言语讨论鲛人一族的时候,那位众人口中的长陵君已然在两名手捧锦盒的下人陪同之下,走到了萧勖身边。只见他大手一挥,嗓音略显得有些粗犷道:“来,打开盒子。” 众人纷纷坐直身体,目光朝着盒中望去。 长陵君左侧的那个仆人缓缓打开盒子,霎那之间,屋内霞光闪动,晃得众人皆是有些睁不开眼睛。片刻之后,霞光散去,倒不是因为宝物失去光芒,而是因为那位仆人已经重新合上了锦盒。 长陵君见状十分得意,不禁哈哈大笑道:“此宝,若是眼力不济之人,就不要一观了,免得晃瞎了眼,还要赖上本君。” 众人神色各异,确实有几位因眼力不济,而未能一睹此物真容,因此倒也萌生了离开之意。此番拍卖,与以往并不相同,不是由着卖家依次叫价,最后等到无人继续进行抬价之时,再由上一位出价高者获得。此次采用最为古老的以物换物形式,由着参加拍卖之人各自带来宝物,或买来的,或借来的,或是祖上传下来的,总之都可以。彼此之间依次进行展示,同时相互比较宝物之间的价格,再由最终宝物价格最高者,以物换物,以宝物换得这件凤袍。 长陵君此举便是在于告诫在座的某些人,家底若是不行的,就赶紧离去,痛痛快快地放弃这份机缘,免得届时机缘得不到,反而还丢了自家的面子。 求凰凑到张麟轩耳畔为他解释起这件宝物的来历。以张麟轩如今几乎为零的境界,就算让他再看一万遍,他也瞧不出个一二三来,因为当霞光出现之时,别人是不得不闭上眼睛,而他则是压根就没法睁开眼睛,虽然结果一样,但性质则是完全不同。 按照求凰所说,此物乃是一件文人笔洗,巴掌大小,取了一个比较矫情的名字,唤作琉璃。此物虽是文人之物,却出自西方佛国。在人间极西之地的十四州中,有一州因为形似蒲团,故而被世人称为蒲州,据说昔日佛陀游历至此,感念众生身陷苦楚,故而停留在此,讲了整整十三日的经卷,人间七十二州各族之中,皆有不远万里前来此处听经之人。 在讲经结束之后,佛陀在自己所坐之地,亲手种下了一个菩提种子,待到种子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却突遭天火,自天外有星辰坠落此间,砸向这株菩提树。树未倒,星辰陨石却由此碎裂散向四周,砸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坑洞。在这些坑洞之中,经千年,孕育出许多色彩斑斓之物,其中便有一霞光闪烁之物,被一手执猩红念珠的僧人取得,制成了如今长陵君所拿之物。 此笔洗共有三件,沧海桑田之间,毁了一件,遗失了一件,所以如今长陵君手中之物算是一件孤品。此物虽然看上去与普通笔洗一般无二,但却内含佛家奥妙,据说若是将之注满清水,霞光便会隐去,然后自水中便会生出一道佛影,若是见着有缘,便会听到一阵佛音。据史料记载,得到此物的人总计有三十三人,其中超过半数,身前境界皆是达到过九境上品,还有五人在大限之前成功栖身十境。由此可见此物之不凡,对于修行之人具有何等意义。 长陵君之所以拿此物出来换取凤袍,原因很简单,他不是那个有缘人,听不见佛音,然于修行无益。如此宝物于他而言,有不如无。 长陵君没有着急让下人打开另一只锦盒,环顾四周,见众人之脸色,愁眉不展者极多,但唯独甲乙丁三个座位上的客人,神色如常,甚至还有些笑意。这种笑既不是简单客套之举,也不是强装镇定的自欺欺人,而是一种讥笑。这三人此刻的眼神如同再看一个即将自取其辱之人。尽管他么的眼神如此,但长陵君依旧不信他们能拿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一座小小的朔方城,一群北地蛮子,东土人鱼,乌合之众,手里能有什么好东西。长陵君挑衅道:“若是无人能拿出比这笔洗更为玄妙之物,拿本君便无需展示这第二件宝物了。” 坐在丁字号的女子,缓缓站起,扭动着婀娜身姿来到萧勖身边,从手上摘下一只玉镯,向空中抛去,玉镯离开女子纤细手掌的那一刻,忽然化作一只青鸟,落在肩头。随后女子不由得讥笑道:“阁下的笔洗再玄妙,也不过就是件因人而异,看老天爷脸色的死物而已。我这只青鸟,可是上古神兽血脉,只需以自身鲜血便可点化驯服,可比您这笔洗强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