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魂归去兮-《桃李春风皆是笑话》


    第(1/3)页

    何为酆都,魂兮归处。生前功过,死后算账。一座雄伟大殿,坐落山中,其下一十八层地狱,不得轮回者众,哀嚎怨泣之声,终日不绝于耳。

    昔日三界,如今唯有人间与酆都。前者之疆域,四海七十二州,而后者之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其中绝大多数却视作禁地,任谁也不得踏足一步。似这般博大之地,相较于酆都之主的真身而言,亦是极其渺小,如同一颗被虚握于掌中的珠子。

    酆都大殿以东,不知多少里外,竟有一座花圃,相较于西边的“热闹”,此地则显得十分冷清,除了冥君之外,鲜有外人来往。作为酆都山鬼差的黄衫老者,按照当年双方的约定,依着人间历法,每月可来此三次,然而每一次停留的时间都不得超过一个时辰,否则后果自负。至于后果究竟是什么,未立文字,未有明言,但有人则乐见其成,而有人却唯恐避之不及。

    不过今日却是个例外,一月之内,三次以后,某人又来了第四次。

    花圃之中,黄衫老者识趣地坐在往常的木墩上,背靠着一株巨大的枯树,枯树枝头,唯有一朵白花。

    一位姿容俊秀的中年男子,背对老者,双眸微闭,而眉心处却张开着一枚竖眼,猩红之气弥漫其中,恍惚之间,好似又有一抹璨然金色闪过。

    黄衫老者瞧着满园花草,神色复杂,本想抬头再看一眼枝头景色,却骤感无可奈何,只得拘束心念起伏,然后轻叹一声,说道:“一场晚辈之间的较量而已,难不成您老人家也要跟着凑热闹?”

    真身无法进入酆都,故而只得以神识之姿行走于其中的冥君,眉心竖眼缓缓闭合,双眸微起,转过身来,嘴角微微上扬,轻声笑道:“不是自己说的‘漠不关心’,怎么如今反倒还愿意注视着那边风景?如此自相矛盾,岂不是平白惹人耻笑。”

    黄衫老者不以为意,扯了扯嘴角,神色漠然道:“是您老人家主动请我来的,晾在一边也就算了,何苦又动辄翻旧账挖苦我。女子记仇尚不如此,您身为一界之主,难不成连这点肚量也没有?”

    对于面前之人的弦外之音,冥君听得明白,若换作平常必然懒得理会,但今日却难得解释起了其中缘由,“道在天下一语,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然而为何会出现在人间,或是当初所谓的地界,还不是某人偷来的。天下万法出十方,对也不对,但总有一条,格外符合,那就是世间盗窃之举确实源自于此。相较于你们这种修道之人而言,其实这一脉的徒子徒孙,才更算得上‘承先人之遗志,扬万世之盛名’,最为接近那位‘万世之师’。”

    黄衫老者神色如常,丝毫不为所动。

    冥君停顿片刻,打趣道:“养气功夫还算不错。”

    黄衫老者笑道:“反正又不是骂我。”

    冥君有些不解道:“张欣楠如此尊师重道,怎么你们这些个由他代师授业的师弟,就稍显离经叛道呢?”

    黄衫老者默不作声,甚至都懒得去思考这个问题。

    冥君不由得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以一人之力,开创一界之艰难,唯我与元君最为清楚,反观你家先生,免不得有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味。虽然过程依旧不易,但终究要省去不少力气,更何况还有乐瑶那丫头在旁帮着查缺补漏。如此说来,也不算何其艰难。天地可谓无私,然他却不告而取,试问谁又能如此大度?元君只是嘴上不说,但心里如何想得,未必就与我有异。天,俯瞰人间,故而诸神冷漠;地,仰视人间,故而稍显复杂,所以二者的情绪,不可一概而论。”

    黄衫老者轻声道:“简而言之,就是您老人家‘与人最近’。”

    冥君微微一笑,但还是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古之三君,离人最近者,还应当是与世同君,我次之,至于元君则全然不同。”

    黄衫老者若有所思,问道:“与您相处多年,始终不曾问过昔日之事,如今可否告知其中缘由?”

    冥君双手负后,微仰着头,想了想,然后说道:“无论是今日的人间,还是昔日的地界,我一直将其视作半个同道中人,否则也就不会收留你,更不会答应乐瑶丫头的某个不情之请,然后建下这一片不大不小的花圃。魂兮归处,未必非要如此冷漠。”

    人间功德无数,最甚者,当属创世之功,治世之功,以及造物之功。前两者皆已被有能者居之,但后者却很少被提及,只因此等功劳,不在于人,而在天地。

    山川大河,源自一人观想所得,飞禽走兽,脱身于魔神之躯。至于所谓之人,则是仿元君之貌与冥君之容,分别捏造而成。

    一天一地,一阴一阳,一男一女。

    这也是为何方才黄衫老者会有意提及女子的缘故。

    至于当下所问,意在询问当年缘由,究竟为何会在天地一战之中选择中立,或者说“有意偏帮地界”。

    元冥两者,虽大道相背,却亦是难得的同行之人,故而不应坐视不管才对,但昔日的冥君却仰头而视,静看六部诸神陨落,天界崩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