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鬼子自找的大屠杀-《热血残兵》


    第(2/3)页

    里面的十几个鬼子被炸成了杂碎。

    其他不同位置和空间的鬼子,也被震晕了。

    有的直接震得七窍流血,不死也残废了。

    敌人碉堡不吭声,不再有枪弹射击出来。

    寒烽带领的坦克部队,轻松撕开了敌人的方向,迅速东进。

    他们绕到了敌人汤山阵地的侧后方。

    此时,日军惊慌不已,各种联系,请求援军。

    此时,杜风烈又派遣了二百多官兵,从突破口东下,扩大在汤山要塞东边侧后的军事力量。

    寒烽也不急于攻击敌人,不还不如围点打援更舒服。

    让步兵挖掘战壕,建立壕堑,遮断日军后方的联系。

    这样,就算汤山阵地多么巩固,日军也无法长期坚守下去了。

    寒烽的计划凑效了。

    日军果然从东面出动了大批兵力增援。

    一百多人的日军,向寒烽部队阵地冲过来。

    没什么好说的!

    坦克上的机枪立刻扫射,压制了日军的火力,接着,步兵用机枪和步枪等,向日军射击。

    双方战斗几分钟,日军死伤大半,剩下不足三分之一。

    开阔地上的日军,无法长期坚持,只能逃跑了。

    尸体和伤兵都没能带走。

    十几分钟以后,日军又出动了两个中队兵力,对寒烽部队进行反击。

    这一次,从汤山阵地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日军,日军东西配合,夹击寒烽部队。

    寒烽部队,拥有三百人的步兵,初步建立了壕堑阵地,严阵以待。

    等日军进入四百多米,中国士兵就开始射击,将日军射杀了一部分。

    这一回,日军改变了战术,不再出动任何炮火,他们估计也看清楚了,中国军队的炮火,具有强大的压制能力,跟中国军队比炮,那是找虐。

    日军采取了全面进攻的人海战术.

    这是相当冒险的一种,也是无奈的办法。

    日军的战术是,炮兵覆盖,覆盖不成就压制,压制不成就……没辙了!

    炮火洗地,步兵冲锋,这一套战术,简单到了极点,可是,只要有炮火优势,日军就和能轻松碾压中国军队。
    第(2/3)页